故都的秋教学反思

时间:2023-02-13 10:41:00
故都的秋教学反思

故都的秋教学反思

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,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,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,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!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都的秋教学反思,欢迎大家分享。

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

首先我从题目切入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理解,本文题目是《故都的秋》,那么“故都”是指哪里呢?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是“北平”即现在的“北京”。我又进一步提问,那为什么不叫“北平的秋”?学生们也是众说纷纭,我又进一步提问,这里边的“故”是什么意思?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题目便已经含有作者的情感倾向。

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,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,很快学生就找到了,并概括为“清、静、悲凉”。我又问学生,作者是北平人吗?很快有同学说“不是,是浙江富阳人,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“。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,反而要写故都的秋,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?学生很快找到,并概括为“慢、润、淡”。

现在大家思考一下,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,为什么还要提到“南国的秋”?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。我说对,那么什么是衬托呢?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,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,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漂亮,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,你会怎么做呢?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,各有想法,但是我发现,大家对反衬较了解,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,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,然后 ……此处隐藏14999个字……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,是很好的参考,但是不能全盘采纳,丢了自己,也就没了个性。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,即使有些个人化,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。

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,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。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,改为“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?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”,这样会更自然一些。

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课堂比较寡言,不爱和不善表达,就我个人失败的人生经验而言,一个不善言谈和交际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让自己开心,第二是让人有距离感,第三是讲话难免失当,第四就是所谓不灵活吃不开,我该在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们。

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2

尽管因为学生预习比较充分,整个课堂流程还算比较流畅,气氛也还好,但是其实一节课下来,学生并没有丝毫实实在在的收获。

我是第五个上《故都的秋》,为了与众不同,为了显摆自己,我先想的设计,并尽量想保留这个设计,然后才想着用相关的问题来填这个设计,然后改的教学目标,是为了思路而思路,本末倒置。而我认为,备一节课应该是这样的(其实一直都知道,就是死性不改,就是喜欢求新求异,就是讨厌跟别人一样,一备课的时候就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):在自己能力范围内,先把教材读透,钻研透,再根据学生的学情设定教学目标,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,预设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教学流程,难易一定要适中。而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灵光一闪,想到了一些自鸣得意的设计,为了迁就这个设计来设定教学目标。另外,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,备学情,不能自以为有了很好的领悟,就想硬塞给阅读领悟能力还不足的学生。如果知识不能自然生成,那更多就是老师的展示、填鸭,而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,学生也难有收获。

《故都的秋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精华推荐
猜你喜欢